中汇百事:高中数学必修五教学,以及高中数学必修五教学大纲对应的知识点记得收藏.
本文目录一览:
- 1、高中必修五数学
- 2、高中数学必修5《等比数列》教案
- 3、高中数学必修5《基本不等式√ab≤(a+b)/2》教案
- 4、高中数学必修5《等差数列的前n项和》教案
- 5、高中数学必修5《不等关系与不等式》教案
- 6、高中数学必修5《等差数列》教案
高中必修五数学
1、直线和平面平行的性质定理:如果一条直线和一个平面平行,经过这条直线的平面和这个平面相交,那么这条直线和交线平行。
2、人教版必修五正弦定理:a/sinA=b/sinB=c/sinC=2R(2R在同一个三角形中是恒量,R是此三角形外接圆的半径)。
3、(1)在直角三角形中满足勾股定理—在平面上的一个直角三角形中,两个直角边边长的平方加起来等于斜边长的平方。数学表达式:a2+b2=c2 (2)a2+b2=c2求c,因为c是一条边,所以就是求大于0的一个根。
4、高一年级数学必修五知识点 函数模型及其应用 本节主要包括函数的模型、函数的应用等知识点。主要是理解函数解应用题的一般步骤灵活利用函数解答实际应用题。
高中数学必修5《等比数列》教案
高中数学教案《等比数列》 教学目标 理解等比数列的概念,掌握等比数列的通项公式,并能运用公式解决简单的问题。
这个常数叫做等差数列的公差,公差常用字母d表示。
Sn=1-q/a1(1-q^n)知其3便可求其一。还有就是错位相减法求和:写出Sn=a1 a2 ... an,然后同乘以公比q,变为qSn,用Sn减去它最后同除以1-q,就得出Sn;型如Sn=pq^n-p,这样的数列也为等比数列。
考察等差数列嘛 要知道通项和求和公式就可以做了 S(n)=n(a1+an)/2 an=a1+(n-1)d 在这个题目中,周长就是S(n)了。
高中数学《等比数列》优秀教案 教学目标 理解等比数列的概念,掌握等比数列的通项公式,并能运用公式解决简单的问题。
高中数学必修5《基本不等式√ab≤(a+b)/2》教案
基本不等式成立时的三个限制条件(简称一正、二定、三相等);利用基本不等式求解实际问题中的最大值和最小值。
特别地,当a0,b0时,在不等式 中,以、 分别代替a、b,得到什么? 设计依据:类比是学习数学的一种重要方法,此环节不仅让学生理解了基本不等式不等式的来源,突破了重点和难点,而且感受了其中的函数思想,为今后学习奠定基础. 答案: 。
高二频道为你整理了《人教版高二年级数学教案分析》,希望对你的学习有所帮助! 【一】 教材分析 【教材地位及作用】 基本不等式又称为均值不等式,选自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必修5第3章第3节内容。
然后利用不等式性质进行求解;=2xy,依题。
绝对值不等式6个基本公式有如下六个:a^2+b^2≧2ab、√ab≦(a+b)/b/a+a/b≧(a+b+c)/3≧√abc、a^3+b^3+c^3≧3abc、柯西不等式。
则有 a+b=10, 矩形面积=ab 所以问题等价于已知 两数之和,求两数之积的最大值。
高中数学必修5《等差数列的前n项和》教案
Sn=(a0+a(n-1))+(a1+a(n-2))+……+(a(n-1)+a0) 所以:2Sn=n*(a0+a(n-1))所以:Sn=n*(a0+a(n-1))/2 因为等差数列中第一项+第N项=第二项+第N-1项=……所以,将数列逆序排列和不变。
等差数列前n项和的性质及其推导过程如下:如果已知等差数列的首项为a1,公差为d,项数为n,则将an=a1+(n-1)d代入公式得Sn=na1+[n(n+1)d/2。
等差数列是指从第二项起,每一项与它的前一项的差等于同一个常数的一种数列,常用A、P表示。这个常数叫做等差数列的公差,公差常用字母d表示。
等差数列教案范文一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目标:理解等差数列的定义;会根据等差数列的通项公式求某一项的值;会根据等差数列的前几项求数列的通项公式。
这就形成了一个等差数列,首项为1,公差为1。由等差数列的求和公式可得,前n项的和为S=n(n+1)/2。根据题意,当这个人在n岁时,他插了n根蜡烛,那么n(n+1)/2=231。这就是我们需要求解的方程。
高中数学的等比数列是考试的重点的内容,学生在学习的是会要多花费一些的功夫,下面是我给大家带来的有关于高一数学关于等比数列的知识点的介绍,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高中数学必修5《不等关系与不等式》教案
1、用课前折好的赵爽弦图示范,比较 4个直角三角形的面积和与大正方形的面积,你会得到怎样的相 等和不等关系? 赵爽弦图 探究图形中的不等关系 将图中的“风车”抽象成如图,在正方形ABCD中右个全等的直角三角形。
2、基本不等式又称为均值不等式,选自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必修5第3章第3节内容。教学对象为高二学生,本节课为第一课时,重在研究基本不等式的证明及几何意义。
3、高三数学教案设计 内容和内容解析 本节课是北师大版高中数学必修5中第三章第4节的内容。主要是二元均值不等式。
高中数学必修5《等差数列》教案
等差数列教案范文一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目标:理解等差数列的定义;会根据等差数列的通项公式求某一项的值;会根据等差数列的前几项求数列的通项公式。
高中数学等差数列教案大全一 “等差数列”教学设计 教学内容分析 等差数列是《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5》(人教版)第二章数列第二节等差数列第一课时。
引导语:编写教案是开展教学研究、提高教学研究能力的过程,教学过程从某种意义上讲是通过教案中的方式把以教材为主体的知识传授给学生并达到培养能力、发展智力的目的。
本节课讲述的是人教版高一数学(上)2等差数列(第一课时)的内容。教材分析 教材的地位和作用:数列是高中数学重要内容之一,它不仅有着广泛的实际应用,而且起着承前启后的作用。
高三数学教案设计 内容和内容解析 本节课是北师大版高中数学必修5中第三章第4节的内容。主要是二元均值不等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