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今天小编关注到一个比较有意思的话题,就是关于大学生社会实践成绩评定的问题,于是小编就整理了2个相关介绍大学生社会实践成绩评定的解答,让我们一起看看吧。
实践学分是什么?
现在推行素质教育,意图就是为国家培养综合素质过硬的高素质人才。社会实践是对学生设立的一门学科,用以检测学生社会实践能力。综合实践学分需达23分。
学分认定是综合实践活动实施的重要环节。学生认真参加研究性学习活动,三年内研究性学习活动时间达到规定学时要求,完成至少3个专题(项目)研究,总结性评价合格,可获得15学分。
热心参与社区服务,三年内参加社区服务时间在10个工作日以上,总结性评价合格,可获2学分。积极参加社会实践,每学年参加社会实践的时间必须达到1周,总结性评价合格,可获得6学分。三年内,凡符合综合实践活动学分认定条件的,总计可获得23学分。
“实践学分”是指考取各类专业资格证书、参加社会科技文化实践活动、文艺表演和体育竞赛等取得优秀成绩,并受到校级或以上表彰而获得的相应学分。
“实践学分”实施办法“实践学分”实施细则材料科学与化学工程学院学生课外“实践学分”实施办法实践活动,是学生养成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注重对学生进行训练、帮助学生认识自我的有效途径。
社会实践高考加分政策?
根据国家教委最新高考加分政策,获得5A级青年志愿者的,在与其他考生同等条件下优先录取。
教育部公布了《2017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工作规定》(以下简称《规定》)。《规定》明确了各项高考加分、降分投档优惠政策,增加的分值不得超过5分,最高可降低20分录取。
其中,家长最关注的加分照顾政策中新增了一项规定:在2017年高校招生中,经共青团中央青年志愿者守信联合激励系统认定,获得5A级青年志愿者的,在与其他考生同等条件下优先录取。
其他可享优先录取政策的考生条件与去年相同,包括一至四级残疾军人的子女、因公牺牲军人的子女、退出部队现役的考生、散居在汉族地区的少数民族考生等十几类。
1、加5分
2015年1月1日前在高中阶段获得省级优秀学生,全国中学生学科奥林匹克竞赛全国决赛一、二、三等奖者等称号、奖励或名次的考生,可在统考分数上适当加分投档,增加的分值不得超过5分。
2、加10分、20分
在加分方面,自主就业的退役士兵,可加10分投档;在服役期间荣立二等功以上或被大军区以上单位授予荣誉称号的退役军人,可加20分投档。
3、降低20分
边疆、山区、牧区、少数民族聚居地区少数民族考生,归侨、华侨子女、归侨子女和台湾省籍考生,烈士子女等几类考生,由省级招委会决定,可在高校投档分数线下适当降低分数要求投档,降分幅度不得超过20分。
高考加分政策的新的规定的颁布,让家长们都很兴奋,从政策上也能够看到国家对青少年实践接触社会,奉献爱心,体验生活更加的鼓励和倡导。那对于志愿者有什么要求,怎样才能成为5A级志愿者?
5A级志愿者
依据《志愿服务记录办法》《中国注册志愿者管理办法》,以“志愿中国”网站注册志愿者数据为基础,以志愿服务时长、频次、单次服务时长三个主要因素,综合考虑获奖、社会评价等方面因素,建立青年志愿者信用评价的指标体系,将青年志愿者划分为1A-5A五个等级。5A级青年志愿者约占青年志愿者总人数的5%。
中国青年志愿者协会表示,目前,评选1A-5A五个等级的详细标准尚未公布。根据民政部发布的《志愿服务记录办法》,志愿服务记录时间累计达到100小时、300小时、600小时、1000小时和1500小时的志愿者,可以依次申请评定为一星级、二星级、三星级、四星级、五星级志愿者。
到此,以上就是小编对于大学生社会实践成绩评定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希望介绍关于大学生社会实践成绩评定的2点解答对大家有用。